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团结报》百分之一的希望 百分之百的努力—— 记州人民医院床旁血滤抢救低龄患儿

2019-03-05 09:15 本文来源:未知 作者: xck 点击量: 2
 
      “这真的是一个奇迹。”近日,说起一个多月前的192小时床旁血滤抢救低龄患儿一事,州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何万军松了一口气说:“能够恢复到今天的程度,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件事要从1月24日说起。当晚,何万军接到转院电话:年龄两个月、体重5.8公斤的小峰峰病情危重,需要转院救治。年龄小,病情重,何万军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准备救治用物,成立救治小组。此时,加完班还在回家路上的护士长万桦,刚刚端上饭碗的主治医师胡立立,立即赶回医院参与救治。
 
      “面色青灰,精神萎靡,呼吸费力,腹胀如球,动也不动。”时隔一个多月,万桦对第一次见到小峰峰时的记忆十分深刻。当晚19点40分,小峰峰通过“外院——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绿色通道到达PICU病房,救治小组立即进行了积极抗感染、胃肠减压、呼吸循环支持、营养脏器等对症支持治疗。
 
      “基本上所有的脏器都已经衰竭。”说起患儿的情况,何万军说,治疗持续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就举行了大儿科会诊,会诊结论为: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且病情已进入终末期,随时可能死亡,尽快进行持续床旁血滤是保住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
 
      “这是零的突破。”何万军说,对这么小的年龄和低体重的患儿进行床旁血滤在州内还没有先例。面对一丝希望,小峰峰家长坚定地说:“只要有心跳,我就要坚持下去。”家长的坚持给了救治小组极大的信心,医院领导、专家的意见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必须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这是举全院之力进行的救治。”何万军说,PICU的21个病床已经收治18人,每一个都需要精心治疗,人员少任务重成了救治的另一难题。为此,全院调动了14名护士,血透、麻醉等兄弟科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护理人员加上主治医生,白加黑,连轴转,时刻监护着患儿的生命体征:24小时,48小时……192小时,终于,患儿每小时尿量维持在15ml左右,患儿的生命体征逐步趋向平稳,可顺利转到专业病房继续后期治疗。
 
      何万军说,科室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医院的常态。对小峰峰转危为安,他说:“仅仅靠我们的努力是不够的。以后,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希望通过努力,让奇迹成为常态。”
 
(原载于2019.03.05《团结报》6版)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