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

用心托起新生儿的明天——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走笔

2013-12-17 09:44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向微 陆山 点击量: 2

 

      新生儿死亡率是国家重点监测的健康指标,是反映新生儿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我州新生儿医疗水平、造福四省市边区广大群众,湘西州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于2011年底成立了州内最大、功能设施最全、技术力量最强的专业化新生儿救治机构——新生儿科。该科室成立至今,已经成功抢救及治疗了3000余例患者,并很快在该领域担当起四省市边区医疗、教学、科研的重任。然而,因为新生儿科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除了科室医务工作者及患儿,这里几乎是一个对外完全密封的世界。日前,笔者有幸走进了这个神秘世界——

 
用心托起新生儿的明天
——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走笔
  
      湘西的十月,总是秋高气爽。在一个晴朗的清晨,笔者来到了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刚出电梯,只见到空空的走道,通向科室的门都是闭着的,进不到病房内,完全与我去过的医院其他病房不同。电话联系后才得知新生儿科是全封闭特护病房,家长和外人未得允许不能进入。因为不是探视时间,过道上只坐着一对夫妻,妻子一身坐月子的打扮。男人说,刚出生2天的宝宝黄疸有点高,刚刚交给里面的护士。“不准进去,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只有星期一和星期四早上10点之后才能探视。”虽然知道待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但夫妻俩人还是想在离宝宝最近的地方再坐坐。
科室内是怎样的一幅光景,是否别有洞天?笔者满怀着期待,等待进入病区。
 
温馨舒适的天使之家     
      拨通科室的电话后不久,一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女医生打开铁门探出头来,待我们进入后便迅速关上。放眼望去,整个科室显得宁静、温馨、舒服而又干净,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步履匆匆的白色身影来往穿梭,取而代之的则是高科技带来的厚重感。
      “请换上衣服、套上鞋套。”简短的介绍后,笔者得知这位接待我们的医生叫唐金艳,昨晚值班,但因为手头的工作十分繁重,虽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她仍然在忙碌。我们迅速穿上白大褂、套好一次性脚套,起身时只见唐金艳的身影已经远远的向前走去,“不好意思,我手头还有医嘱需处理,我请护士长彭芬先带你们看看。”她一边歉意地交待,一边急步向前走。
      我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洁白的墙面,间或挂着孩子们的涂鸦画,米黄色的印着卡通图案的窗帘随风飘动,窗台上绿色的兰草生机盎然。
      走廊的尽头左边就是医生办公室,透过敞开的大门,笔者看到,几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医生们正在各自的电脑前开医嘱,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手敲电脑键盘发出的“吧哒”声。
      而走廊的右手边,则是一个很先进的开放式护士站。8块液晶显示屏分别显示着中心心电监护、电视监控、住院工作系统,4台打印机,一台小笔记本边,还摆放着降钙素原的测定机。此时,护士站里并没有人,而与之相邻的病房里,却是另一番光景——透过明净的玻璃墙,我们看见3名“全幅武装”的护士正在各自低头忙碌——洁白的护士帽、点缀着蓝色小花的护士衣裤、淡蓝的一次性口罩。她们有的在给躺在婴儿辐射保暖台上的宝宝用药水擦拭脐带,有的在给宝宝换药,有的在轻轻哄拍着突然醒来的宝宝。
      在护士长彭芬的带领下,我们戴上口罩穿过自动门走了进去。这是一间普通新生儿病房,但见宽敞明亮的病房里,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崭新的医疗器械,而每张保暖床上几乎都躺着1名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包着统一花色的棉被,笔者数了数,共有10余个宝宝,“基本上这里的病床都是满的。”彭芬小声地向笔者解释道。病房里十分安静,耳边只有医疗仪器规律的“嘟嘟声”。
      病房里始终保持着适宜的温度、湿度,宝宝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则整齐地摆放在各自的床下,给宝宝们洗澡用的洗浴室亦十分干净整洁。笔者看到每个宝宝床头都插着红气球,“这不是装饰,这是用来刺激宝宝发育和反应的,刚出生的宝宝对红色的东西特别敏感。”彭芬告诉笔者,宝宝们在治疗期间,除了得到专业的护理外,还会有针对性的得到一些智力训练,比如每天上午要听半个小时的轻音乐、纯音乐。
      在早产儿区则是另一番景像——温箱都被一块块淡蓝色的布遮盖住了,温箱内的小宝宝们被粉色的包被围着,像一个鸟巢。“之所以做成鸟巢状,是因为我们要尽量为这些早产宝宝营造一个妈妈肚子里的环境,这样他们才觉得安稳,有利于他们的生长。用布挡住,是为了避免光线的刺激。”彭芬一边介绍,一边引导我们走上前,她掀起蓝布的一角,我们透过透明的温箱外壳,看到嘴里接着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的小早产儿。宝宝很小,系着纸尿片,粉嫩的皮肤,细小的手脚,在温箱温暖、湿润的壳体内正酣睡着。此后笔者又来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并区,这里的医疗器械跟早产儿区的差不多,只不过宝宝们不是待在闭封的“太空舱”里,而是直接躺在保暖床上。
 
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医疗水平
      “这些医疗器材都是搬进新院以来新添置的,院领导为此可是下了决心、花了大成本的。”彭芬向笔者介绍这里的医疗设备,并告诉我们,这里有四个病区,分别是早产儿区、NICU区(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普通新生儿区、传染病区。传染病区里暂时没有患者,因为正在消毒,笔者没有进去。“这里的空气每天都要消毒2次,每日地面都需用84消毒液拖地,宝宝的衣物及用具都要经过消毒才能使用,不仅如此,我们穿的衣服每天都要清洗消毒。”彭芬说。
      参观完了病房,彭芬告诉笔者,在老院的时候,没有新生儿科,只有2间新生儿室。那时,病房和医生办公室一共才40余平方米的地方。而现在的新生儿科科室,不仅拥有整整一层楼的空间,还配有全省一流的医疗硬件,比如电视探视系统、中心监护、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压缩空气、中心负压吸引等设置。“还有其他各类设备包括28台干湿合一吊桥、19台婴儿辐射保暖台、19台新生儿温箱、8台蓝光箱、1台蓝光床。有各类输液泵60余台,有斯蒂芬妮、科迪娜、德尔格、麦柯维有创呼吸机,阿拉丁无创呼吸机,并配有血气分析仪、空氧混合仪、氧浓度测定仪、经皮测胆仪及微量血糖仪等,在硬件设备上我们已经是省内一流了。”护士长自豪地说道。
      “在老区时,遇到32周以下,极低体重的早产儿,我们就无能为力了,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治愈了一例入院体重为0.95公斤、仅有27周重症的患者。”在医生办公室门外,刚刚开完医嘱的新生儿科副主任陈艺华走出来说道,因为熬了一个晚上,他的双眼已经布满血丝,但整个人还是显得很有精神。陈艺华告诉笔者,这个提前了13周来到人世间的小宝宝,没有力气吮吸母亲的乳汁,没有能力消化奶液,甚至不能像正常的宝宝自由地呼吸。看着这个身长仅成人一个多手掌大的弱小生命,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发挥各自专长,迅速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救护队伍,对这个袖珍宝宝展开了全力救护。经过52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小生命终于重获健康,回到母亲的怀抱,“当我们把孩子交到他妈妈的手中时,他妈妈哭了,我们也哭了。”
      陈艺华就向笔者展示了科室人员一天的工作安排:早上提前一个小时换好工作服来到病房准备换班,听取前一班护士的情况汇报,8点30分正式接班,此后便是为婴儿们做基础护理——为婴儿们洗澡、喂奶、喂药、换尿片、治疗,一个人要负责5至6名小宝宝,待到一轮过后,又得为宝宝们作新一轮的护理,除了轮流上厕所以及吃饭的10分钟时间能够走出病房透透气外,一天十几个小时基本就是这样度过的。
      “我们的病人多,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加之我们是特护病房,家属不能入内,这就要求我们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极度的爱心和耐心。”陈艺华说,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安排根本不够,“上班时间内只能全力护理宝宝,而除了护理宝宝,他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比如对宝宝病情的记录,上班时就只能在小抄本上记,等到下班后才有时间将宝宝的情况再记录到规定的本子上。而等到终于可以松口气捶着酸疼的肩膀走出病房时,外界往往已是华灯初上。
 
再苦再累,只为天使们的健康
      新生儿科的突出表现,有全省一流硬件设施的功劳,但更不能磨灭的,则是该科室医务工作者对医学难关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辛勤的付出。
      科室主任梅帅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很诚恳地告诉笔者,“我们这个科室的同志,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说,目前整个科室共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医生9人,护士32人。“人手十分紧张,大家都是在超负荷的工作。”
      “我们这里的护士,1周上4个晚夜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医生们更是辛苦,值夜班经常是通宵处理危重病人及收治新入院的病人,第二天要加班到下午才有可能把手上的事情做完,而白班的医生可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才能下班。”讲到这里,梅帅虎十分感慨:“她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谁不想在家陪陪年幼的孩子和孝敬年老的父母,但是为了病人,她们却牺牲了小家的幸福。”
      “别说其他的,你先看看她们的手。”梅帅虎说,“年轻小姑娘,谁不爱漂亮,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孩子,这些姑娘们就得牺牲漂亮甚至是健康,做这份工作,首先就要忍受得了双手脱皮或是发炎之苦。”梅帅虎说,护士在每一次接触宝宝前,都要用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接触一个孩子消毒一次,就洗手一项,每天就要反复洗几十次。
      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这些幼小的天使们,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该科室的医务人员还会挤时间加强业务学习,经常进行专业知识及操作能力培训,比如气管插管术这类往往需要请上级医师来协助完成的,梅帅虎主任则要求新生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务必熟练掌握。“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患儿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也正因如此,从成立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已经成为四省市边区新生儿领域医疗、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如今,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在治疗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还擅长各类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诊治。比如经鼻无创正压呼吸机的使用、呼吸衰竭患儿常频及高频呼吸机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双通道同步换血、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重症肺炎、肺出血、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救治。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超低本重儿的救治更处于全省同级医院先进水平,并已成功给多个极低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术。
      “再苦再累,只要宝宝们健康,只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我们的工作便值了。” 这是所有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心声。
 
儿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梅帅虎在为患儿作检查

新生儿科副主任陈艺华在查房

忙碌的护士站

护士在细心照料每一位患儿

设备先进的新生儿科病房

温馨的病房
 
(原载于2013.12.8《边城报》8、9版)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