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纸上香——郑振明印象
2013-03-12 08:17 本文来源:原 创 作者: 武 离 点击量: 11
州人民医院总务科管道工老郑,大名振明,个头不高,常穿一套军绿色工装,头顶鸭舌帽。老郑性格平稳,平时寡言少语,但是只要与人谈起绘画创作时,他的侃侃而谈总让人插不上嘴。老郑痴狂地迷恋国画,常常为创作一幅作品食不甘味,夜以继日。有耕耘必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他的作品《南方长城》赴日本展;《春临古镇》入选湖南省精品展;《三谭书院》收入凤凰县美术家作品集;《矮寨铁桥》代表凤凰古城墨韵美术家在湖南省文化馆展出。
初识老郑是在十多年前。我搬住到医院澡堂对面废弃的职工食堂,因而结识住澡堂子的老郑。当时老郑一家已经在澡堂子里住了好几年,并兼任着澡堂管理员,按时开放热水。老郑自得其乐,把门房兼作了自己的画室,守门画画两不误,四面白墙上挂满国画山水,澡堂外的过道也被他装饰成了画廊,挂满了一幅幅水墨镜框。
我们两家之间栽满玉兰、桂花树,丛丛观音竹掩映其中,窗外的紫薇,枝条低垂及窗,门前胳膊粗的葡萄藤被老郑盘绕牵引着攀爬到澡堂楼顶的木架子上,楼顶被老郑填满土整成了菜园子,一年四季,鲜菜不断。
面对家人抱怨住得偏僻,他却哈哈大笑,说,天天可以享到被鸟吵醒的福份了。
因为我也非常喜欢国画清浅淡泊、高远古朴的黑白意境,偶尔也会抹上两笔的缘故,因此格外关注老郑,关注他的国画创作,常常虚头巴脑的考虑如何评价他的艺术水准问题。老郑从未接受过正规专业的美术教育,画画完全是自学成才,《芥子园画谱》被他翻烂了好几本。在传统中,人品和画品是基本一致的,我想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私下认为,老郑虽然读书不多,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笔法技巧也不甚完美,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创作激情,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质朴、真实,一如他的为人。
初识老郑是在十多年前。我搬住到医院澡堂对面废弃的职工食堂,因而结识住澡堂子的老郑。当时老郑一家已经在澡堂子里住了好几年,并兼任着澡堂管理员,按时开放热水。老郑自得其乐,把门房兼作了自己的画室,守门画画两不误,四面白墙上挂满国画山水,澡堂外的过道也被他装饰成了画廊,挂满了一幅幅水墨镜框。
我们两家之间栽满玉兰、桂花树,丛丛观音竹掩映其中,窗外的紫薇,枝条低垂及窗,门前胳膊粗的葡萄藤被老郑盘绕牵引着攀爬到澡堂楼顶的木架子上,楼顶被老郑填满土整成了菜园子,一年四季,鲜菜不断。
面对家人抱怨住得偏僻,他却哈哈大笑,说,天天可以享到被鸟吵醒的福份了。
因为我也非常喜欢国画清浅淡泊、高远古朴的黑白意境,偶尔也会抹上两笔的缘故,因此格外关注老郑,关注他的国画创作,常常虚头巴脑的考虑如何评价他的艺术水准问题。老郑从未接受过正规专业的美术教育,画画完全是自学成才,《芥子园画谱》被他翻烂了好几本。在传统中,人品和画品是基本一致的,我想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私下认为,老郑虽然读书不多,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笔法技巧也不甚完美,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创作激情,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质朴、真实,一如他的为人。
问起老郑最爱画山水?画人物?抑或花鸟小品?是喜欢工笔?写意?或是单纯水墨?他挠挠头,憨憨一笑,承认自己的画风还没有固定,既喜欢大山大河式的壮阔铺陈,也喜欢小花小草式的雅致格调。
老郑的绘画题材,常常是写生或旅行搜集到的景色,看到美景必速写下来,后来与时俱进买了相机,走一路拍一路。到现在,竟然升华到什么都不带,就凭着眼睛看过后的记忆进行再创作。老郑从不简单模仿某位大家,他所表现的山水空间,往往是物随心动,山随我动,根据当时心境来随意铺陈,作品中既有一种古雅的趣味,又有一种现代的情怀,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饱含对家乡深厚的情感。而这些特征,都得自于老郑非学院派的野路子创作态度。
老郑有幅水墨小品,一反传统花鸟画布局,竟然将芭蕉、小鸟和梅花整合在一张画中,居然也能给人以清新超俗之感。老郑说他总是向往田园生活,向往与画为伴的孤独,于是,圣洁高雅的红梅,与很是平民化的芭蕉、麻雀,就具有了一种生活化的意义。
《矮寨铁桥》是老郑山水画作中的上乘之作,取材于创“四项世界第一”的矮寨特大悬索桥,结合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抓住似倒挂彩虹的天桥和云雾这一因素去组织画面,造型空间的巧妙处理,隐藏与暴露的对比,云雾缭绕中,飞天钢桥若隐若现,充分发挥水墨独特的语言,那宁静博大、浑厚雄健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景象。让人觉得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神秘,令人神往。
《矮寨铁桥》是老郑山水画作中的上乘之作,取材于创“四项世界第一”的矮寨特大悬索桥,结合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抓住似倒挂彩虹的天桥和云雾这一因素去组织画面,造型空间的巧妙处理,隐藏与暴露的对比,云雾缭绕中,飞天钢桥若隐若现,充分发挥水墨独特的语言,那宁静博大、浑厚雄健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景象。让人觉得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神秘,令人神往。
近日,老郑突然画风一改,多用泼墨和积墨,用笔更加随性的大写意了。他的新作《山谷今秋》
一反之前的平和、静谧,猛一看是粗野无法,把瞳孔一缩再看,传统的墨团在老郑的笔下或染、或勾、或泼、或撮,每每笔随意运,竟给人一种四野八荒的视觉冲击力,透出一股子梦幻般的旷渺,细细品味起来,是愈看愈有滋味。
面对浮躁的现实社会,多少人陷入了名利场中,徒徒搅起浮尘,迷了人眼。每每看见这种人,我总是很为老郑感动,感动于他对待艺术的真诚与执着,依然走着他的野路子,随意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