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误吞塑料叶片 医生妙手施救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23-12-11 09:36
本文来源: 未知
分享到:
11月29日下午6时左右,当州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将一块塑料叶片顺利从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支气管内里取出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也是目前为止,该院成功实施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年龄最小的病例。
当天,龙山县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在姐姐喂食后出现咳嗽症状,家长怀疑食物中误混入了异物,便立即带着孩子来到龙山县人民医院就医。
医生为孩子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后发现气管里面有一个可疑异物。但由于患儿年龄太小,手术风险较大,县医院建议转院至州人民医院。
在接到转诊通知后,州人民医院立即为孩子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下午3时左右,120救护车将孩子转送至州人民医院,接诊的州人民医院儿科田亮医师立即为孩子进行了CT检查,发现异物进入了孩子的右主支气管内。“救治过程就是与时间赛跑,要抢在造成更严重后果前将异物取出。”儿一科副主任崔磊说。
考虑该患儿支气管狭小,手术医生宋小珍经过风险评估后决定采用目前可操作中最小的2.8mm的儿童纤维气管镜进行手术。
随着支气管镜的深入,医生发现了被吞入的塑料叶片嵌顿在右下叶支气管开口处。但由于患儿年龄只有3个月,下叶气管相对狭小,操作视野受限,且塑料碎片易碎,边缘锋利,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气管划伤。医生小心操作,慢慢旋镜,多次调整角……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异物被顺利取出,孩子化险为夷。
崔磊医师提醒,孩子误吞异物的情况不时出现,今年以来,州医院已开展30多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监督工作,确认或者怀疑孩子吞食了异物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当天,龙山县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在姐姐喂食后出现咳嗽症状,家长怀疑食物中误混入了异物,便立即带着孩子来到龙山县人民医院就医。
医生为孩子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后发现气管里面有一个可疑异物。但由于患儿年龄太小,手术风险较大,县医院建议转院至州人民医院。
在接到转诊通知后,州人民医院立即为孩子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下午3时左右,120救护车将孩子转送至州人民医院,接诊的州人民医院儿科田亮医师立即为孩子进行了CT检查,发现异物进入了孩子的右主支气管内。“救治过程就是与时间赛跑,要抢在造成更严重后果前将异物取出。”儿一科副主任崔磊说。
考虑该患儿支气管狭小,手术医生宋小珍经过风险评估后决定采用目前可操作中最小的2.8mm的儿童纤维气管镜进行手术。
随着支气管镜的深入,医生发现了被吞入的塑料叶片嵌顿在右下叶支气管开口处。但由于患儿年龄只有3个月,下叶气管相对狭小,操作视野受限,且塑料碎片易碎,边缘锋利,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气管划伤。医生小心操作,慢慢旋镜,多次调整角……最终,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异物被顺利取出,孩子化险为夷。
崔磊医师提醒,孩子误吞异物的情况不时出现,今年以来,州医院已开展30多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监督工作,确认或者怀疑孩子吞食了异物后,一定要及时就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