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普外五科治愈一例巨大造口旁疝患者

发布时间:2018-05-08 10:43 本文来源: 未知
 
      患者李某某,65岁,永顺县灵溪镇人。因左侧造口旁巨大包块4月余入院。患者既往20年前行“直肠癌根治术”,5年前曾行“右乳癌根治术”,四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结肠肠管进行了造口处理,此次的造口旁疝即为原直肠手术后的切口部位。考虑发病原因为长期的造口肠管刺激、局部营养不良以及腹腔内压增高所致。
      患者入住普五科后,完善相关检查,腹部CT提示左侧造口旁巨大疝块凸出,局部缺损达到13厘米,部分小肠肠管位于正常腹腔之外(又称为“第二腹腔”),符合巨大疝的特点(直径超过10厘米)。
      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腹部多次手术以及腹部脂肪较多肌肉较少的特点,决定采取比较安全可靠的开放造口旁疝人造补片修补方式,保留原造口位置不变,沿原切开部位切开,显露第二腹腔,行肠粘连松解后将移位的肠管仔细还纳入腹腔。游离疝环缺损区,缝合缺损,将补片“φ”形修剪后植入造口周围,保持造口的通畅血运,固定补片,缝合切口。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住院20天,切口一期愈合,拆线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腹部平坦,造口血运好,排便功能正常,造口旁无凸出。
      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疝,有“疝王”之称。它是腹部造口术后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可以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是治愈造口旁疝的唯一方法,但手术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肠管损伤、复发、肠瘘、感染等并发症,是疝外科领域的难点问题。在不损伤肠管、保证造口肠管的血供、有效修补缺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复发率。
      开放式造口旁疝手术方法根据是否使用修补材料分为单纯性腹壁直接缝合修补术和应用材料修补术,根据手术时是否进行造口移位分为原位修补术和移位修补术。造口移位加原造口疝腹壁修补术,相对手术创伤大,适合于原造口不良,一定要造口移位的病人。该手术的要点在于游离造口肠管时,不要损伤支配肠管的血供,防止肠管坏死。
      普外五科成立于2017年10月21日,是湘鄂川黔四省市边区唯一以小儿普外科及腹壁疝外科为特色的重点专科。科室定位明确,瞄准国内外最先进的诊疗技术,组织最精干的队伍,把本专科“服务湘西、辐射武陵山片区”作为科室的宗旨。将通过3-5年的快速发展,将科室打造成武陵山片区小儿普外疾病与疝疾病治疗上的一颗明珠!
 
入院时的影像学检查——可见左侧腹腔巨大肿块影凸出
 
手术前——左侧腹部可见造口旁巨大疝块凸出
 
手术后——可见原造口旁巨大疝块已经消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普外五科治愈一例巨大造口旁疝患者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