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五科成功救治一例85岁高龄嵌顿疝肠坏死患者
发布时间:2018-05-04 09:15
本文来源: 未知
分享到:
77个日夜的坚守……
——普五科成功救治一例85岁高龄嵌顿疝肠坏死患者
4月16日,这是来自泸溪县刘大爷生命中的重要日子。刘大爷今年85岁高龄,经过普外五科医务人员77天的坚守和不懈努力,刘大爷肠切除术后痊愈出院。为此,家属特意制作了一面“精心救治、起死回生”的锦旗送给普外五科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刘大爷因患有脑梗塞等疾病在家颐养天年,2007年曾在州医院行前列腺部分切除术,6年前发现血压偏高,在家服用降压药物以及控制脑梗塞发展的“阿司匹林”等药物。老人喜好抽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晨起时常咳嗽白色黏痰。7年前,老人因常年的咳嗽咳痰患上了“疝气”,下床稍活动后在右侧的大腿根部便出现鸡蛋大“肿块”,晚上睡觉后自行缩小,没有剧烈疼痛,除了行走远路时稍有不便,其它似乎没有影响,老人及家属便没有在意。
去年底,深冬的早晨寒气逼人。刘大爷起床后自觉下腹部疼痛,右侧大腿根部的包块昨晚似乎没有像往常一样消失。因为缺乏相关医学知识,老人及家属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行购买治疗“胃肠炎”的药物在家服用,六天后,病情逐渐加重,而且出现呕吐和腹胀。刘大爷的女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将老人送到州人民医院。
在州人民医院普外五科,值班医生通过对老人进行仔细问诊及身体检查,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并肠坏死”。老人病情危重,需要急诊手术,而且可能需要切除已经坏死的肠管。医生给老人家属下达了病危告知书,详细告知家属老人现状:老人肠管坏死需要进行大手术切除肠管,老人高龄,肺部情况及心脑血管病情不容乐观,更为麻烦的是老人一直服用阿司匹林这种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服用这种药物期间一般是禁止手术的,如果确实需要手术,则需停止服用这种药物一个星期以上。
“时间就是生命”。老人的肠坏死病情已经刻不容缓,随时有肠管破裂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进而导致细菌感染,甚至有感染性休克的危险,积极手术方有一线希望。
医患沟通随即在普外五科办公室展开。医护人员的术前讨论认为,无论冒多大风险,即使手术后出现了最坏的结果,也要积极挽救生命。努力救治生命始终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始终是普外五科几名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约一个小时后,家属也最终做出了决定,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冒着大出血的风险也要进行手术。
经过仔细而周密的手术安排,在入院后仅仅四小时即开始手术。由普五科主任卢义展亲自主刀,仔细切开腹部探查,可见部分小肠肠管变黑坏死,嵌顿在右下腹包块处的肠管已经破裂,所幸还未引起整个腹腔的污染。术中渗血严重,在手术医生抽丝剥茧般的操作中,保护好每一寸存活的组织,精细剔除已经失活的病灶结构,尽可能减少损失每一滴血液。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挥汗工作,终于成功切除病灶、吻合肠管,术中出血量仅仅30毫升。“行百里者半九十”。手术的顺利展开只是困难的开始,更大的艰辛与挑战都在手术后出现。
术后老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监护,主管胡龙医师视病人如亲人,在现有条件下力争给予患者最好的治疗。老人先后渡过了麻醉后脑功能障碍关、呼吸功能衰竭关、心血管功能不全关,通过积极进行抗炎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术后第三天成功苏醒,脱呼吸机成功。
然而,患者术前一直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此刻开始带来了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恶果,术后第四天患者的创口渗血逐步加重。更为可怕的是,老人原来进行过前列腺切除术的尿道疤痕在导尿管的刺激以及抗凝血药的作用下开始渗血,进而发生大出血,严重时经尿道流出的暗红色血液每日达到1500毫升。最严重时候,老人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仅仅32克,相当于正常时的四分之一。
老人再次命悬一线。普外五科医务人员没有放弃任何抢救机会,积极和家属一道全力救治老人。经泌尿二病区范兴忠主任、谢光彪医生、谢文杰医生会诊后,决定进行剖腹探查及膀胱镜检查,手术中证实肠管切除部位没有裂开,但创面有渗血。膀胱镜检查发现老人的尿道出血严重,为既往前列腺切除部位出血,同此次术前的讨论完全符合。泌尿外科专家们采取了膀胱造瘘术,让尿液不再直接经过尿道排出。腹腔内继续采取乳胶管引流的方法引流积血。术后老人尿道出血逐步减少,肠道的消化功能缓慢恢复。经过近半个月的疗养,老人的血红蛋白一度升至80克左右。在大家都认为成功在望的时刻,老人的手术创面再次发生自发性大出血,膀胱造瘘管以及腹腔引流管可见鲜红血液汩汩流出。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心再次揪了起来。
初见的曙光再次因阴霾而遮蔽。时间已经临近春节,在这紧张的时刻,全力救治老人成了普五科、泌尿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愿望。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去血站献血,在充分血液的保证下,再次进行剖腹止血,创面填塞明胶海绵、喷洒医用冻干止血凝胶,积极输注凝血因子,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令人欣慰的是,多次剖腹探查发现老人肠管吻合术后一直没有任何裂开的迹象,而且肠管管腔已经通畅,可以通过肠道内容物,这就意味着老人术后可以积极开展至关重要的肠内营养。为了更有利于老人康复,在春节期间,普五科人员还请来湖南省人民医院大普外科主任陈超武教授会诊,指导用药和术后康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病魔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屈服。老人几经劫难,终于迎来了康复时刻。老人转回普五科病房后,一系列的康复措施随即展开。请来康复科进行肢体锻炼,请来神经内科进行脑功能恢复,请来血液科进行凝血功能的恢复治疗,请来耳鼻喉科进行气管切开后的处理,请来呼吸内科进行支气管炎的祛痰治疗,请来营养科进行营养调理。在先后经历心功能衰竭关、呼吸功能衰关后,老人的言语、认知以及运动等能力逐步康复,腹部创口采取逐步拆线方法拆除缝线,逐步拔除了腹部的多根引流管。确认呼吸功能可靠后拔除了气管导管,泌尿外科会诊后拔除了导尿管。从经过胃管喂食逐步过渡到患者自己进食,老人每向前迈出一步,医护人员及家属心中都充满了惊喜。老人第一次抬起头来、第一次经口进食、第一次坐起来、第一次下床站起来、第一次说出亲属及医护人员的名字……留给医护人员的都是满满的感动。
老人出院后,普五科医护人员继续进行随访工作,于术后第三天、第十天到老人家里看望,老人脸上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属的坚持、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全力配合以及老人自身的坚强意志,这才造就了85岁老人的生命奇迹!
在最后的那次随访中,家属含着泪水把医生送到了远远的路口,嘴里一直在说“你们也是老人的亲人啊!”老人的儿子在给医生的微信中说“德行天下、影立人间,医患就是一家人”,这感人话语也是对医护人员的鼓励和鞭策。
术后第55天刘大爷康复中
康复后家属给普外五科医护人员送锦旗
康复后家属给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送锦旗
康复后家属给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送锦旗
医患一家亲——出院后第10天,普五科主任卢义展再次到患者家里看望老人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