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我州体重最低手术患儿顺利出院

发布时间:2017-11-30 16:31 本文来源: 未知
 
      8月28 号,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位胎龄只有30周,体重仅0.95kg的早产儿。患儿的胎龄及体重均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该患儿由新生儿科医生唐金艳产科监产后,全程陪同用转运暖箱转送至新生儿科
 

 
      到新生儿科后立即给予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然后由新生儿科副主任陈艺华、总住院医师彭再鑫、主管医生唐金艳做了脐静脉置管,目前湘西州只有我院能做脐静脉置管,能在早期保证小早产儿的早期的静脉通路,免受反复静脉穿刺之苦。
 

 
      患儿在无创通气下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血氧下降,并发了早产儿常见的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该病系肺部发育不成熟,肺泡无法扩张所致。新生儿科行气管插管,并于气管内注入特效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后,患儿呼吸逐渐好转。 
      患儿生后23分钟就有腹胀,并逐渐加重,入院13小时腹部透光实验阳性,床旁X线、彩超示气腹,考虑坏死性小肠炎、胃肠穿孔,也是早产儿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但该患儿并发症发生太早,体重及胎龄太小,我州尚无先例,麻醉及手术难度相当大,患儿病情危急,不及时处理会丧失生存机会。面对该情况,新生儿科、普外科、麻醉科三科联合会诊,反复研究治疗方案,经家属签字同意后,决定立即手术治疗。由麻醉科专攻小儿麻醉的陈曹操医师麻醉,普外科副主任文勇医师、马纯灿医师联合手术,新生儿科负责术前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在全麻下对该患儿行了剖腹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术中发现小肠表面附有少量脓苔,肠管有破口,局部有坏死,周围有渗出,切除病变肠管后,予行肠吻合术。术中术后进展顺利,该高难度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刷新了湘西州既往由我院保持的体重最低1.65kg的手术记录,也意味着我院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麻醉科的技术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术后为了保证静脉通路,由新生儿科护士长彭芬、副护士长向静实施了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该置管方式于2013年由彭芬护士长开展第一例至今,已顺利开展了几百例。目前,湘西州只有我院新生儿科能对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
 

 
      新生儿科在科主任梅帅虎和副主任陈艺华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帮助患儿渡过了体重、喂养、补液、循环、呼吸、消化等重重难关。并在护理上实施了目前国内先进的袋鼠式护理,由患儿母亲到NICU病房环抱患儿,母子亲密接触,有利于早产儿的成长和病情恢复。新生儿科自2016年开展的袋鼠式护理至今,显著缩短了早产儿住院时间,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州医院新生儿科是我州唯一开展此项目的科室。
 



 
      历经84天,治疗上,由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到鼻导管给氧--停氧;喂养上,从禁食--1ml奶量-- 30ml(每2小时一次);体重上,从入院的0.95kg到现在的2.24kg。出院前该患儿经过磁共振及眼底检查,均未发现并发症,于 11月20日出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州体重最低手术患儿顺利出院
微信服务号
在线投诉 预约挂号 门诊排班 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