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医院开展自体输血成功救治一严重肝损伤患者
发布时间:2016-09-23 11:27
本文来源: 原 创
分享到:
9月5日,一名严重肝脏损伤患者急诊入住州人民医院普外科。患者腹部外伤后约2小时入院,被诊断为“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剖腹探查发现腹腔内有2000毫升积血,左肝沿着镰状韧带有长达10cm的裂口,同时合并肝后下腔静脉及左侧肝静脉破裂。在修补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过程中继发出血,累计出血量达到4000ml以上。在术中启动紧急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预案,成功回收积血达4000ml。大量自体血回输后又及时补充异体血浆1200ml。6小时后,该患者手术获得成功,目前已经处于后期康复阶段。
自体输血是指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预先储存好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上述腹部损伤病人属于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这种类型。这种技术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也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自体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州医院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需用自体输血装置,将患者的失血进行抗凝和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可分为外伤时回收式自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和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等类型,常在下列情况可采用:腹腔或胸腔内出血,如肝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其次是估计出血量在1000ml以上的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肝叶切除术等。州医院至2014年1月开展自体输血技术以来,每年开展300余例,经输血后疗效评估,有效率达95%以上,效果显著!
据统计,我国年需供血500万人次,每年医疗用血量近1000吨,医疗用血长期供不应求,开展自体输血技术缓解了医疗用血紧张的局面。
我院的血液自体回输设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微信服务号